一、总体概况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历史悠久。1926年,“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院士因在广州南郊犀牛岗发现野生稻,开启了稻作起源和作物原始的研究。1930年,受丁颖启发,中国农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梁家勉教授开始研究农植物史。1955年,为响应党中央发掘农业遗产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号召,梁家勉在华南农学院建立农业历史文献特藏室,这是华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建制化开始的标志。1978年,特藏室发展壮大为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1980年,升级为农业部批研究机构。同年招收了全国第一个农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后三十多年里,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本学位点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培养了200多位硕士生。目前,本学科点已形成了历史悠久、专长农史、立足华南、研藏并重、队伍稳定、成果突出及服务社会七大特色和优势。
学科队伍共有23人,导师19人,博士学位22人,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本年度晋升副教授1 人,国外访学1人,引进博士1人。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获第六轮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新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论文29篇。
本年度招生8名,在读25名,毕业和学位授予5人,4人就业,1人考取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就业率100%。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有力保障。学院书记总负责,副书记分管,设有专职的政治辅导员1人、班主任3人。本年度注意全体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2020年度国家的大政方针,利用广东改革开放前沿的地缘优势,结合“抗疫”的大背景,根据农业大学的校情和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牢固树立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谢升凤、王忆莲为预备党员,蔡文溢、曲静预备党员转正。大力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举办党课学习班。党内召开组织生活会8次,3月29日的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院学生的回信感想”,4月3日的主题是“缅怀抗疫英雄,传承英烈精神”,5月30日的主题“学习贯彻两会精神”,6月30日是毕业生党员经验分享会,9月29日的主题“勿忘历史,吾辈自强”,10月18日的主题是学习“四史”和抗疫精神的总结。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工作。
其一,结合培养方案的修订,改进完善了课程体系,强调自然科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增加了自然科学史的课程,如《科学编史学》《岭南农业史》《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史》《农业文化遗产学》《农学概论》,重新修订了课程大纲,王福昌、陈志国参与了《中国农业史概论》教材的编写。确立了预答辩的制度,规定三年级上学期末或下学期初完成预答辩。
其二,据《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岗位聘任办法》(华南农办〔2018〕90号)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研究生导师岗位聘任工作实施细则,对到达3年聘期的导师进行续聘,新聘赵飞副教授为导师,新聘导师参加了华南农业大学组织的培训。转发并要求全体导师学习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其三,以培养研究能力为中心强化学术训练。一年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学院和学校二级部门组织的文献综述大赛;鼓励并组织毕业生参加相关单位的学术夏令营,如刘安壕、曲静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组织的“农业与社会”暑期学校学习;鼓励、指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黄国胜、谢升凤、蔡文溢等人在《中国农史》《农业考古》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6篇。
其四,鼓励并资助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考察。本年度共9人次参加学术会议:9月18-20日,曲静、刘安壕、邓惠仪赴南京出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百年院庆;11月13日至16日,刘安壕赴广东台山市上川岛出席“海洋广东”论坛;11月14日至16日,谢升凤、吴迪赴北京出席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11月28日,曲静出席广西南宁和横县举行的第二届世界茉莉花大会;12月6-7日,黄国胜、刘安壕赴南京出席2020年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学术研讨会。本年度共8人次参加学术考察:7月21日,刘安壕赴东莞邓屋村调研华南教育历史研习基地建设;9月11日,杨月歆赴英德西牛镇进行麻竹笋产业发展与历史文化的实地调研;10月30-31日,刘安壕、冯学林、叶纳贤赴中山市神湾镇进行禾虫资源状况与历史文化的田野调查;11月2日-4日,杨月歆、汪杰、吴迪赴茂名市开展古荔枝贡园农业文化遗产调研。
其五,推行国家、学校、学院多级多层次的奖助体系。根据《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暂行办法》、《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金管理办法》、《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华南农业大学关于开展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暂行办法》、《华南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评选办法》、《华南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办法》、《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发表论文奖励实施办法》、《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论文发表和科研成果申报管理办法》、《华南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与奖励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推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等。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研究生教育吐故纳新的根本途径。具体工作见上文,本节阐述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法。
其一,以重大重点项目和标志性的成果引领导,着力建立一支有影响力师资队伍,进而带动招生和人才的培养。
其二,利用科学技术史的实用功能,古今结合,深入基层,服务社会,逐步向“学术”与“实用”结合转型。
其三,以农为核心、立足华南,突出重点,凝练学科方向,统一思想,稳定师资队伍,进而强化专业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其四,根据本学科“历史悠久”的特点,强调继承前辈学者的优良传统,并与时俱进,传承和创新相结合。
其五,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田野考察三结合,拓展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是学科和学位点的重要内容。我们既有定期的评估,如2017年自我评估;也有日常的具有“评估”性质的反思,如结合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估和增列学位点的要求,总结本学科的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目前,我们准备成立新一轮评估工作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小组。
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一般在10%左右,学位论文抽检情况良好。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分流了约一半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学科队伍大幅度弱化;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毕业生进一步深造的人数较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改进措施
拟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引进和培养学术骨干;加强招生宣传、计划举办岭南农业史研究夏令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考博;积极申报教改项目、加强教材建设;加强网络和线上课程表的教学;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扩大研究生自修室。